时代的终结?各大航司继续”减持”头等舱,主要原因却并非疫情

行业动态

如果拿酒店来比作航班,那么头等舱则是航司用来镇店的”总统套房”。它的概念即使没有乘坐过也不难理解,头等舱除了拥有大航班上最奢华舒适的舱段空间,也具备一家航司所能提供的最高规格的地面及空中配套服务。正因为头等舱是普通大航班所能提供的最好的产品,它也有着相应的高昂票价。

早在上世纪50年代,美国的TWA航空就首次开创出一架飞机内可以拥有不同级别服务和票价的分级概念,此举引发了业界商家对旅客群体的精细划分,并采取了一系列定价策略用以确保大航班利润的最大化。

它的具体做法是将机舱内的空间进行切割设计,将不同等级的座位区和服务级别划分开来,并出售不同价位的机票。这其实是一个很经典的定价策略,因为乘坐飞机的客户群体的社会阶级背景跨度很大,有平民也有巨富,针对收入差距极大的群体,定价自然不能一概而论。于是航司就为那些社会定位更加显赫的客户群体专门预留了机舱段内一部分空间,将其打造成更加舒适的多功能升级版座舱,这个就是现代头等舱的原型。

在随后的发展历程中,大航班机舱内的布局再一次被细分,原先只有高低两种服务标准和票价的机舱后来一度被划分为经济舱,高端经济舱,商务舱和头等舱四个空间,这种四舱配置在经历过实践后发现效果并不好,遂又恢复并最终定型成为全球广泛使用的经典三级客舱布局,头等舱依然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但是后来事情起了些微妙的变化。大航班在90年代经历了一次舱位级别的整体性前移提升。简单地说就是现在的普通经济舱配置实际上对等原来的高端经济舱,而现在商务舱的配置则在当年的头等舱之上。按理说,头等舱也需要将设施和服务提升一个等级,但是很遗憾,毕竟头等舱一直是大航班奢华舒适方面的天花板,所有预案中均没有给头等舱留下多少升级硬件黑科技的空间,只能往内饰设计装修上花心思拓展。像新加坡航空,大韩航空和全日空等航司纷纷将头等舱改造成为Suite等级的私人单间隔断,想法固然是好,但是这样的改造导致的更高昂的头等舱机票已经接近包机的价格,相比之下,头等舱的性价比就没有以往那么有优势了。

不仅仅是包机导致头等舱的角色定位目前正处在一个十分尴尬的节点上,另一方面,也因为商务舱的硬件设施更新换代导致与部分头等舱配置发生功能和视觉上的重叠,但商务舱则拥有价格优势,这样一来就对头等舱市场造成挤压。而查浦君从一些国际航空大V粉丝的民调上来看,更加便宜的商务舱即能满足对飞行舒适度较为苛刻的乘客诉求,在性价比的考虑上,不太可能会选择头等舱,除非免费升舱或第三方报销。

这样就能很好理解为什么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各大航司头等舱的数量要么减少要么保持持平。如今的头等舱在定价区间的光谱上逐渐被长得越来越像自己的商务舱夺走了部分客源,而其以往面对的高端社会成功人士客户群,也通过包机业务的繁荣发展被赋予了更多的飞行选择。

包机的优势不言而喻,比起为每个家庭成员购买头等舱机票,以家庭为单位的包机出行在性价比上可谓完胜。而且即使是头等舱,也要统一等候大航班的时间表,包机不仅拥有更灵活的出发时间,而且在飞行安全,内饰奢华及多功能拓展方面相比则有过之无不及。再者,包机可以提供最大化的私人空间和隐私性,比起头等舱所谓的单间但是仍然要与上百名乘客共享飞机的隐私但没完全隐私的奇怪设定要好的多。

查浦曼包机业务覆盖全球并拥有强大的资源搜索网络,随时帮您定位性价比最高的包机行程,联系我们的包机专家,为您的下一程飞行做好准备!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互联网投稿,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如有文字或者图片侵权,请联系本网站进行删除,谢谢。